皇太極有11個兒子,為何偏偏由年僅5歲的福臨繼位大清皇帝?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九月二十一日,清太宗皇太極整日都在意氣風發地處理朝政。入夜,天色驟變,烏云突起,電閃雷鳴,年僅52歲的皇太極驟然崩逝,朝廷上下頓時一片嘩然!

由于皇太極死前并沒有就繼位人做出安排,隨之而來的就是長達十七天之久的滿清皇位之爭,這是滿清政權自建立以來,所面臨的一次最大危機。

(圖片來源于網絡)

清太宗皇太極共有11個兒子,但是真正有繼位資格的只有3個。

皇太極一生共有11個兒子,分別是:

皇長子正藍旗旗主、肅親王豪格,時年34歲,生母繼妃烏拉那拉氏;

皇二子洛格,幼殤,生母繼妃烏拉那拉氏;

皇三子洛博會,幼殤,生母元妃鈕祜祿氏;

皇四子葉布舒,時年16歲,生母庶妃顏扎氏;

皇五子碩塞,時年14歲,生母側妃葉赫那拉氏;

皇六子高塞,時年6歲,生母庶妃那拉氏;

皇七子常舒,時年6歲,生母庶妃伊爾根覺羅氏;

皇八子,幼殤,生母是關睢宮宸妃海蘭珠,也就是後來的敏惠恭和元妃;

皇九子福臨,時年5歲,生母是永福宮莊妃布木布泰,也就是後來的孝莊文皇后;

皇十子韜塞,時年4歲,生母庶妃克伊克勒氏

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時年2歲生母是麟趾宮貴妃娜木鐘,也就是後來的懿靖大貴妃。

由此可見,皇太極的11個兒子中,活到皇太極去世,還有8個。

按照「子以母貴」的傳統,側妃和庶妃的兒子因為出身不高,沒有繼位的資格,所以只能從皇太極的五宮后妃的子嗣中選擇,因而也只有永福宮莊妃所生的福臨和麟趾宮貴妃所生的博穆博果爾有繼位的資格。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往下滑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