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太后「羋月古墓」被找到,在墓中發現兩件物品,專家氣得說不出話
《禮記》有載:「傲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人生如尺,凡事有度,越界則過,與自我無利,與他人更有損。
近年來,古裝劇占據了影視劇市場很大的比例。當然,古裝劇亦有分類,其中宮廷劇無疑是是古裝劇中最受觀眾喜愛的一類。幾年前,由孫儷主演的電視劇《羋月傳》大火,一時之間,羋月這一人物形象也開始逐漸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
在電視劇里,睿智、果敢的羋月收獲了一大批粉絲,她甚至成為了許多女性心中的榜樣與目標。雖然羋月只是作者筆下的人物,但在歷史上,我們卻能夠找到羋月這一角色的原型,她便是秦朝惠文王之妾,宣太后。在歷史上,她更是第一個有「太后」之稱的女子。雖然她的名氣不及「歷史上第一位皇帝」那麼大,但宣太后同樣也是歷史上難得的一位女子。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故事便與「羋月墓」有關,當初在挖掘羋月墓時,在墓中發現了兩樣物品簡直讓專門氣得說不出話來。那麼,專家們究竟在墓中發現了什麼,能夠讓他們勃然大怒呢?
在分享這個故事之前,我們還得了解一些關于中國的考古文化。今年上半年,考古學家再次展開了對三星堆的挖掘,在得到這一消息后,許多人不禁發出這樣的疑惑:三星堆不是發現了很久嗎?為什麼到了現在還沒挖完呢?
事實上,在挖掘文物之前,考古專家們都會做很多的商討與研究,為了最大程度地保護文物,專家們并不會每發現一個古墓便立即展開對文物的挖掘。
所以,埋有「羋月古墓」的秦東陵亦如此。早年間,隨著村民活動,秦東陵被意外發現,可當時由于技術原因以及各方面的考量,專家們決定先將秦東陵保護起來,等到時機成熟之時,再展開挖掘行動。
然而專家們不行動,那些盜墓賊卻覬覦秦東陵已久,
在2010年,負責看守秦東陵的工作人員在一座附近發現了許多盜洞,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文物,專家們不得已對文物展開了保護性的挖掘。
隨著專家們的深入發掘,專家們的心也跳動得更快,他們發現,這些盜洞都通向了古墓的主墓室。這也就意味著,主墓很有可能已經被洗劫一空。
經過專家們的耐心研究,發現
這座古墓的主人正是秦朝宣太后,也就是羋月之墓
。這一結果的出現讓專家們開始變得興奮。就像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一樣,羋月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后,其影響顯然不會局限于一朝一代,她的墓葬規格、水平雖然一定不及千古一帝秦始皇,但一定也有無數陪葬品。
可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無法預料接下來需要面對的是什麼。有時我們滿懷期待,最終卻毫無收獲。遺憾的是,接下來的發現卻未能將專家們的興奮延續下來。按理來說,羋月作為第一代太后其陪葬品應當豐富而珍貴。可
當專家們進入墓中,發現墓室已經遭到了盜墓賊的「光臨」,經過專家們的再三尋找,也只發現了些許的青銅器與金銀。
顯然,一位太后的墓葬中不可能只有如此少量的陪葬品。
對于在場的專家來說,最令人氣憤的并不是古墓被盜,而是接下來發現的情況。
在進一步的挖掘中,有專家在墓室中發現了一塊自制電池和一個大型的編織袋
。如此現代的物品當然不是羋月古墓中的物品,
顯然這是被盜墓賊留下的工具。
一時之間,在場的專家們紛紛氣得說不出話來,盜墓賊不顧法律,盜走古墓中的文物本就是重罪,可除此之外,竟然還有人將自己的作案工具留下,對于專家們來說,這簡直是對他們的不尊重,甚至是示威!
據悉,
在警方的努力下,有少量的羋月墓中的文物被追回
,雖然還有很多文物沒有被追回,但警方與專家從來沒有放棄對它們的尋找。
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都應當保留一定的理性與界限感,千萬不可過度。就像那群盜墓賊,原本盜墓這一行為本就已是犯罪,還要更加越界,將自己的犯罪工具留在盜墓現場,顯然除了盜墓之外,他們還想對考古專家們挑釁一番。
如此行為,實在令人憤怒,一旦事情敗露,定然會受到嚴懲!
參考資料:《史記》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