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渣寶寶大逆襲!搞定厭奶期我就用了一周,純干貨經驗分享來啦!


依稀記得我們家茜茜兩個半月的時候,就出現過「可怕的」厭奶期。大概持續了五六天的樣子,當時她厭奶的一些表現,真的把我焦慮到不行:

記憶比較深的是:有一天我大概3點喂了20ml,到9點喂了30ml,12點喂了30ml后,結果茜茜爆發性噴奶,全部吐了,當時真是心疼死我。

幸好最后大聲哭出來了,茜茜在厭奶前一次可以喝90-120ml,厭奶期就喝20ml、30ml,甚至愛喝不喝,作為新手老母親的我真的擔心到不行,本來就發育不達標身高和頭圍都偏小,還帶著茜茜去醫院咨詢了一番,幸好檢查無大礙,就是厭奶期導致的。

厭奶期不管對于寶寶還是媽媽來說都是個難熬的階段,厭奶期持續時間有長有短,重點看家長怎麼做。我們家茜茜的厭奶期,我就用了一周不到的時間幫她順利「度過」了,這篇文章來分享下我是怎麼做的。

厭奶期,寶寶會有哪些表現?

寶寶是厭奶期還是身體不適,其實重點看他們「厭奶的一些表現」,媽媽們就不用那麼緊張焦慮了:

1.不管是你是母乳喂養還是奶粉喂養,他們會突然地出現吃奶的時候不「專注」,要麼東張西望、要麼吃吃停停、要麼身體扭來扭去,反正就是一副「愛吃不吃、不想吃」的感覺;

2.討厭吃奶,直接把奶嘴吐出來,如果你

強行讓他吃奶,就大哭,身子向后打挺、凳腿蹬腳,全身每個細胞都在拒絕吃奶;

3.拒絕吃奶,一看到奶瓶或是媽媽準備喂奶就出現干嘔或是哭鬧等一系列排斥的反應;

4.雖然寶寶以各種方式拒絕吃奶,但是他們沒有其它不正常的表現,睡得香、精神也好、拉臭臭也正常,就僅僅是「討厭吃奶」。

寶寶厭奶的3個類型

厭奶的發生也是有「時間」可循的,一般來說,寶寶厭奶主要發生在三個階段:2-3個月、4-6個月以及8-10個月。媽媽不懂得如何根據寶寶表現分辨是正常厭奶還是身體不適的話,可以再對照發生厭奶的類型綜合判斷:

生理性厭奶:大多數寶寶都會出現生理性厭奶,通常發生在寶寶2-6個月。導致生理性厭奶的原因有幾個:

①臟器休息說:意思是寶寶的食欲是有周期的,一陣子愛吃、一陣子不愛吃,其實是身體自我調整的一種表現;

②出牙、前庭發育、睡眠倒退期等各種情況反復出現,引發寶寶身體不適,變得不愛吃奶;

③味覺發育引起的,厭倦了單一的奶味,添加輔食后奶量下降;

④胃容量增大,一頓奶吃飽后可以管更長時間。

心理性厭奶: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大腦日漸發育,他們開始對外界產生好奇心,把吃奶的專注力「分散」了;

病理性厭奶:這種情況家長要引起重視!如果寶寶除了不愛吃奶,還出現了其它一些異常表現,比如睡不踏實、愛哭鬧、便便有問題、嚴重的吐奶等,那麼可能就不是簡單的生理性厭奶,而是身體不適了,趕緊帶著寶寶尋求醫生的幫忙。

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厭奶期,我用一周,做了這些事

寶寶厭奶期多是屬于生理上的厭奶,厭奶的出現一是因為寶寶長大,對外界事物越來越感興趣,導致「吃奶」分心;二是由于寶寶出牙、大腦發育等等生長因素,導致他們「不舒服」所以厭奶。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厭奶期,我用一周,做了這些事:

第一:不強迫喂奶

當時我們家茜茜厭奶,我帶著她去咨詢醫生后,醫生是這樣建議我的:不要因為寶寶不吃奶就強行喂奶,更不要因為他們一哭就給奶,擔心寶寶發育問題的,可以多次少量地喂。寶寶這頓實在不吃那就等下一頓,總而言之,當媽的不要因為寶寶單純不吃奶過于 焦慮。

第二:不要更換喂養方式

當時發現茜茜不愛吃母乳的時候,我嘗試給她換成奶瓶,也試過安撫奶嘴。結果出現了一種很尷尬地情況:她后面不吃母乳,就吃奶瓶了。導致3個月她就自然斷母乳了!真的不要「病急亂投醫」!

第三:延遲吃奶的時間

寶寶餓了自然會找奶吃,不餓就不想吃。如果寶寶原來是3個小時吃一次奶,則可以改到4-5小時或者更長時間喂一次,中間狠心不再喂奶,適當的讓他感受一下饑餓。這個時期的寶寶會調節自己的奶量需求,其實媽媽們順應寶寶自然發展就可以。

第四:找個安靜的環境喂奶

隨著寶寶聽覺的發展,探索欲望增強,容易分神。如果家長希望寶寶能夠專心喝奶,那麼請給他提供一個安靜不被打擾的環境,讓她專注吃奶。一旦發現寶寶吃奶不專注,可以先暫停喂奶,讓他玩夠了餓了再喂。

第五:1歲以前奶為主、輔食為輔的原則不能變

隨著寶寶味覺的發育,如果家長平時添加輔食種類過多,寶寶吃了飽腹感較強,那麼他就不再那麼喜歡吃奶。輔食雖然能吃飽,但1歲以內的寶寶所需營養物質還得依靠奶,千萬不要弄錯輔食和奶的主次順序。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往下滑看更多文章